訂單大增中國造船業現轉機?
2013-06-14 08:08:48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未來船企壓力重重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對前4月中國船舶工業經濟運行的評述為“生產經營形勢更加嚴峻”。評述表示,新承接船舶訂單雖在大幅增加,但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訂單數卻在繼續下降,中國船企未來壓力依舊巨大。
在船市低迷且處于深度調整期的情況下,對船企來說,兩家政策性銀行關于船舶信貸的消息值得關注。據中國進出口銀行網站發布的消息,該行分別與希臘戴安娜航運公司、希臘安吉里庫西斯航運公司和希臘迪納伽斯航運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支持上述3家希臘船東在中國船企采購包括LNG船(船型 船廠 買賣)在內的高端船型。另一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也承諾,為在主流船企計劃訂造新船的船東與船企之間進行的交易提供無限量船舶融資所需貸款,并承諾對訂造環保型船和海工船的出口型交易商提供更有力的信貸支持。
而國務院決定取消和下放91項行政審批項目中的一些變化也值得關注。如企業投資年產100萬噸及以上新油田開發項目核準,企業投資年產20億立方米及以上新氣田開發項目核準,石油、天然氣、煤層氣對外合作合同審批等行政審批項目的取消。業內有關人士表示,目前中國油氣開采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幾家企業。在取消年產100萬噸及以上新油田及年產20億立方米及以上新氣田開發項目審核后,這幾大企業在油氣開采上將有更大的自主權,從而實現油氣的穩產增產。而對外合作合同審批的取消,有利于油氣開采企業與外國投資者進行更多的合作,使中國海洋油氣開采業得到更快發展。這些都將為正在向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領域進軍的船企提供更多機遇。
以上消息亦表明,大型集裝箱船(船型 船廠 買賣)、LNG船、大型海工裝備等高端市場將是船企發展的方向,而這些正是中國船企的“短板”。受限于“短板”,大量訂單被日韓搶奪的事情時有發生。
而日韓方面,通過近幾年的積累,技術儲備和研發實力已從大型船舶、高端船型的訂單中得到了體現。去年,在韓國新接訂單中,LNG船、油輪、海工船和大型集裝箱船的訂單總量占比超過90%;日本也憑借綠色節能技術在傳統商船領域實現了逆勢提升,去年承接出口船訂單突破50%,遠高于往年的20%。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市場上還出現了船東把在中國船企撤銷的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訂單轉而投給日本船企。同時中國航企在訂造大型船舶和高端船型時也選擇了日韓,如4月份,中海集運把5艘1.8萬TEU型船訂單交給韓國現代重工(船機庫 位置),令業內大為惋惜。但這也給中國船企敲響了警鐘,中國船企只有不斷進行技術和產品創新,提高自身研發實力和產品的建造質量,才能贏得客戶的信任和訂單,在大型船舶和高端船舶市場迎來新發展。